如何让患者有尊严的生活
理解患者
他是恐惧死亡,还是害怕未知的治疗,他是担心会给家人带来金钱和护理的压力,还是担心会被丢弃?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,不能一概而论,所以我们需要给患者一个“说出来”、“表现出来”的机会,让他们能倾泻自己的情绪,也让家属能够理解病人想要的是什么。然后要接受和认可患者的情绪,因为患者生病的时候常常会感到身不由己、力不从心,这时候他们的想法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,你不能去责备他要求他,比如:“你不要想太多,要想开一点啊。”
“我知道你不容易,坚强一点。”
这样看似鼓励的话,其实都含着一些责备和要求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:“这没啥,好好治疗,我陪着你呢。”
病耻感
有患者会因为自己患上癌症,或者因为自己做了手术切除了器官,经历了化疗、掉发......这些治疗会让他与其他人的差距变大,会让他们产生自卑和恐惧。而觉得自己与常人不同,然后开始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,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不同,最后开始害怕与自己定义的“正常人”交流。这时候就需要患者亲近的人,或者我们医护坚定地告诉患者:“大家都会生病的,你只是生病了”。还可以和患者说一些有关“未来”的话,比如:
“等你治疗完了,咱们去乡下吃好吃的。”
让病人觉得自己没有被贴标签,没有因为绝症而被放弃。还有一点,就是医护人员应该充分做好保护患者隐私的工作
做好自身的心理建设
患者得了癌症以后,很多都不能接受。因为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的话,一定会崩溃。在关于癌症治疗的复杂数据模型里,有生存期、敏感性、耐药性、有效率、治愈率、瘫痪的几率、手术成功率、并发症的可能、感染的可能这些令人费解的排列组合在。医学是一门充满不确定性的科学。哪怕已经进入精准医学时代,医生们试图干预疾病的种种努力,并不一定会通向一个确切的好的结果,癌症尤甚。具体到某个特定的人,这个昂贵的靶向药物一定能奏效吗?手术后肿瘤会不会复发?化疗是不是一定可以缓解?医学总有不确定性存在。但那些斗志昂扬的人们,希望采取积极的战斗方式,将生命延续足够长的时间。(韩岸葇 胸外二)